Tanoto Foundation Centre for Southeast Asian Arts at NAFA

Become a member?

Contact us at

Tel:

(65) 6512 4061

 

(65) 6512 6135

 

 

Search Digitized Collection

 

 

 

 

 

 

 

newly joined

Artist/ Artiste
Arts Groups

VISUAL ARTIST - CHEN CHONG SWEE

Biography
Publications
Quotations
Review

 

REVIEW

看了新加坡四家画展(中)

By 潘受, 1954


宗瑞很够得上称为苦心孤诣之士,据我过去所知所见,以及近来朋
友间的相传,他几乎日以继夜埋头艺术。这种精神,当然无坚弗摧,
无远弗届,懒虫如我,深深愧死!十年前,我只见过他的西画,战
后才晓得他发奋作国画,一下手便披荆斩棘,蹊径独辟,尽弃千百
年来陈陈相因,卷舌同声,拟足同步。既死且腐的旧体材,而代之
以身所处,目所见的人与物与景。合冶国画西画的特长,于国画取
用笔,用墨,取意境;于西画取写生,换言之,取似。布局则取国
画七,西画三,设色则各取半。大有张南皮“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的气慨。这当然很难,很生疏。正因为难,因为生疏,而敢毅
然为之也才算是豪杰。国内画家想这样尝试的,颇有几个,而真尝
试的,我的耳目太狭,见过的作品,却只有已死的王祺。此外,徐
悲鸿、林风眠的作品中,也一小部分有这种倾向--仅能说是“倾
向”。至于丰子恺,虽然一样挥动中国毛笔,画些新事物在中国宣
纸上,而其风格,仍为西洋漫画,与国画截然不侔。

前几年,我曾在另一文中指出过,上面说的王祺的作品,随便举我
所见的一幅做例,背景是西湖,湖滨马路上,行驶着一辆汽车,风
雨造成沿岸哀柳的歌姿舞势,一对摩登青年男女身穿入时的秋大
衣,共撑一把纸伞,跨大步踉跄而走。岸旁泊孤艇,半山模糊着二
三西式小楼,这幅画的取材与画法,可说和宗瑞是志同而道合了,
王祺虽有墨韵色趣,但用笔仍多巧而稚处,繁而乱处,滑而弱处,
终非完好无懈的成熟作品,于此益见欲为开路的豪杰之不易,但这
“不易”,并不就是开路的豪杰没有成熟作品的原因,原因乃在开
路的豪杰不曾先把应该具备的条件准备够,明白一点说:就是没有
先把国画的基本功夫做得好,没有一段充足的临摹历代名家作品的
过程。假如任伯年依然健在,又有这种大澈大悟的话,让他代替王
祺执笔,相信以他的千锤百链的基本功夫,加上广泛而到家的临摹
经验,必能从新的题材上放一异彩。而其才质之高,还可搁在一边
不说。所以,我们尽可下一结论:“创造必先模仿”。

宗瑞是那样苦心孤诣的一个人,对国画西画的基本功夫当然都做得
不错,但为了侨居南洋太久,就使有意要大做一番历代国画名迹的
临摹功夫,也断非环境所能允许,恭喜我们苦心的画家,机会终于
自己送上期待机会者的手掌中来了。宗瑞的同乡收藏家陈之初在第
二次大战后,箧不停开地收藏了许多宋元明清人的作品,牙签玉
轴,满目琳琅,珍贵而难遭遇的,不在少数。宗瑞成为最忠诚的协
助者,最热心的协助者,最热心的欣赏者。之初两次邀我参观,都
由宗瑞代约而且做伴。这样不断接触,不断摩擦,不断耳濡目染,
不断呼吸相通,宗瑞就无异下了一番他人绝不易得的临摹功夫,而
开脱洒落的收藏家之初,想也难得以他所收藏的众画去孵出一个有
意做开路豪杰的后起之秀。

宗瑞这回展览的作品,以国画为主,油画次之,水彩似乎只有一
幅。国画,我最喜欢“海隅浮家”,“废垒”,“胡姬”,“泉韵
松籁”,“风雨归人”。“海隅浮家”纯取西画构图,用笔郁勃老
到,微嫌有浓处,少淡处。“废垒”能汰繁成简,墨亦疏畅。“胡
姬”借径水彩而作恽南田写生。“泉韵松籁”,“风雨归人”,皆
绢本,画椰画松,颇得四王笔墨之趣。油画,我最喜欢“教堂”,
笔触颜色,蕴借可爱。水彩,画一群马来男女在舞台上跳“弄玲”,
颜色沉而实媚,布局正而实奇。宗瑞对国画所采取的方向,是值得
我们做啦啦队呐喊助威的,是有灿烂前途的,技巧上,宗瑞太着力
实处,然处处正所以传神,太着力密处,然疏处正所以见态。苦心
孤诣的宗瑞,明天当会给我们陈列出一些虚者虚之,实者实之,疏
者疏之,密者密之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