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ARTIST - CHEN SHI JIN
QUOTATIONS
我画•我说
近年来,我正尝试把传统笔墨融入景物写生的意趣。如果说对景写生是把大宇宙绘入书画的小天地,那么,将散漫复杂的山形水貌重新整合梳理的寻景与移景式水墨写生,就承载了我内在精神的凝注,审美统觉的积淀和笔情墨趣的挥洒,是我旅途中观奇览胜之余的记游方式,也是我修身养性的一种创作历练。
每当完成一幅作品,心头总有无法言喻的快慰与喜悦,然而静观数日之后,却又总是感觉仍有缺憾或不足处,于是又执笔重绘,一幅幅得意佳作便是在这种追求完美的心态下产生的。艺术创作是愉悦的,却又是艰苦的,正所谓“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国画固然讲究传统,但如果只循旧式题材,因袭之气未免过重,因此,除了要摄取悠远传统的精髓,也要懂得突破旧框框,旧模式,才能突显自己的个性与风格。曰本画家竹内栖凤的写生作品, 风格精新茂趣、博丽清研,是我所孺慕的艺术境界,这与我所探求的自然清新艺境是一致的。其实艺术作品最终所体现的是一种自我的个性与心境,我是一个不甘寂寞的红尘俗子,心性喜欢民俗与热闹场景,因而,我的画面极少孤寂凄冷之景,偏爱描绘村庄里热闹的节庆、早晨喧噪的市集、稻田丰收的喜悦、繁枝上絮聒的鸟雀、机敏活泼的松鼠、悠闲畅快的游鱼,即使是黑夜中荧荧的渔火,也是一片连绵而不作孤灯一盏。至于花木,则取姹紫嫣红、欣欣向荣之景,而少作寂寞孤枝,幽独之景,尽管那可能是一种更高的意境。
中国画家黄冑是我心慕手追、深深敬仰的前辈大师。他是一位歌颂生灵的圣手,对大自然和生灵充满热爱,笔下的人物、动物、花草、飞虫无不充盈着生机与活力,且饱含着浓浓的笔墨韵味。尽管在文革时期他饱受了身心摧残,但画面所反映的却是一派勃勃生机与欣欣向荣,这种坚韧毅力和旺盛艺术创作力,是我所钦佩的。记得黄冑先生六十二岁在云南写生的作品题识:“ 可惜年轻时未到云南, 至此已无能为力”。如此多产、踔历风发的艺术大师尤作如是慨叹,况呼我哉!一定要趁年轻时多写生、多创作!蓦然回首,从事艺术工作已二十余年,由最初的偶然纵笔闲消遣,至今日的锲而不舍苦经营,身处艺术沙漠的岛国,诚非易事。回想少年时初获亚细安美术考察奖,确也曾欢欣快意,还坚信自己能在这艺术的沙漠里扎根成长为一棵大树,殊不知沧桑为何物!而后来再获美术奖项,心境又岂是百般滋味四字尽能涵盖!虽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然而我始终无法逃脱物情悲喜之牵绊。
也许是一份对美的追寻与实践的使命感和那种佳作完成时自得其乐的满足感鼓舞着我继续向前。而潜心创作时的那份痴、那份诚,那份艰辛加苦涩和那份忘情陶醉则仿佛也把我的人生点染成艺术品了。
陈士仅
2005年元月